民建中央   山东民建 泰安民建    收藏本站    设为首页  
信息搜索:  
欢迎光临中国民主建国会泰安市委员会网站!
 民建简介
 民建章程
 民建入会知识
 民建基本知识
 
学习交流
泰安民建在线投稿
泰安民建信箱 泰安民建留言
泰安市两会特别报道
民建泰安市委第五次代表大会
民建大学生就业创业品牌工程
 

政策惠农 万象更新

2008-09-10 11:40:46 来源:中国民主建国会泰安市委员会会员 王超 浏览:6332

      三十年前,中国改革的序幕从农村拉开,如今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。进入新世纪以来,我感受最深的是中央对农业、农村工作的重视和我市农业呈现的万象更新的面貌。近几年,党中央把解决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,出台了一系列扶持“三农”发展的重大措施,激活了农村内部各种因素,农村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。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,粮食稳定增产,农民持续增收,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多年难得的好局面。

一、政策惠农

近几年,中央围绕城乡统筹兼顾的战略部署,坚持“多予少取,放活”的方针,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,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为重点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专门研究部署农业农村工作,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。一是理顺了国家与集体经济利益关系。实行税费改革后,取消了农业税和“两工”,农民负担大为减轻;二是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。中央财政增加了对基础设施、乡村公路、沼气、农村义务教育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。三是实行了农业补贴政策。从2004年起,开始对农村实行粮食直补、良种补贴、农机具购买补贴、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,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。

二、我市农业呈现良好发展局面

近几年,我市突出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,以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稳定为核心,以建设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,强化措施,狠抓落实,农业增产增效取得重大成绩,农民持续增收取得重大成效,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,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大进步,农村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。

(一)发展产业富农强村。我市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,确立主导产业,延伸产业链条,创出自己的特色。全市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10家,过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27家,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5家,市级龙头企业102家,2007年,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,出口创汇6917万美元。全市已经形成牛奶加工、鸡鸭肉加工、猪肉养殖加工、有机蔬菜加工、果品加工、粮油桑蚕加工“六大产业链”。1200多个村初步形成了“一村一品”生产格局,特别是有机蔬菜发展走在全国前列,全国面积最大、产量最高、出口最多。

(二)改善基础设施固农净村。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,积极推广“一池三改”、“四位一体”“猪-沼-果(菜)”等沼气发展模式,层层树立样板,培养沼气示范乡镇15个,示范村50个,示范户4000个,生态示范大棚3000个。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总数7万个,使农民年增收近7千万元。通过改水、改灶、改圈、改厕,村容村貌逐步向住房舒适化、饮水安全化、污水管道化、能源新型化、街道明亮化、环境整洁化、村庄园林化发展。

 (三)发展公共事业惠农兴村。坚持把阳光工程作为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、增加农民非农产业收入的有效载体和民心工程来抓,转移就业率99%,累计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.32万人,培训后的学员月工资平均达1000元左右,高的达到4000元以上。围绕培养新型农民,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,通过田间地头巡回指导、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的形式,积极引导农民学习新知识、接受新观念、掌握新技术,有利地促进了农业生产。

(四)创新制度建农安村。坚持从健全管理制度、完善基本设施、规范运行程序入手,在探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,组织引导县市区和乡镇建立健全财务现金管理、民主理财与财务公开、开支审批等制度,全面推行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度,目前,全市86个乡镇、3480多个村全面实行了财务委托代理制,6个县(市、区)都建立了县级农村财务委托代理监控中心,农村财务实现了管理电算化、监督网络化,从源头上根治了村级财务混乱。

 总之,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已经呈现出万象更新的面貌,相信在中央惠农政策的扶持下,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,我市农业将继续蓬勃发展。

 
中国民主建国会泰安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
地址:泰安市市政中心政协大楼c区102室 电话:6997659 邮编:271000 鲁ICP备11009361号-1